WFU

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哆啦A夢的難題—談霸凌

作者:陳維志心理師

 


什麼是霸凌Bullying)?霸凌是一種持續對受害者身心的攻擊與負面影響,在過去(譬如卡通裡)會因個性或體型的強弱差異而出現霸凌行為,也常因權力或文化的差異而產生霸凌,如今尤其在虛擬的網路世界、甚至新聞媒體也經常發生各式各樣的霸凌事件!霸凌似乎無所不在,試想:是不是有人就會有霸凌?

花車上的胖虎

1848年美國總統選舉時,有人為了支持候選人泰勒(Zachary Taylor),想到用樂隊花車遊行的方式來幫助競選宣傳。當花車的宣傳奏效後,參加遊行的民眾開始不斷的增加,最後造成更多的人想要加入遊行並想把票投給泰勒。上述狀況心理學家稱為樂隊花車效應也稱從眾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當個人受到群眾的影響後,會改而認同群眾的觀點或意見。樂隊花車效應無好壞之分,既能幫助戰爭英雄泰勒當選美國總統,相反地,樂隊花車效應也能影響群眾往不正確的方向前進,譬如說,站在花車上帶領遊行的人如果是霸凌的專家胖虎呢……

誰影響了靜香

『會跟著胖虎的只有小夫吧!』的確,小夫腦波較弱才會選擇跟著胖虎去霸凌大雄,但現實世界中,人會不會也容易被帶壞or受影響?

1971年的史丹佛監獄實驗,是心理學家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針對獄中權威與被監管者所進行的實驗研究,他發現到人是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而作惡的,因此稱之為路西法效應。雖然此實驗的信效度與道德性都充滿爭議,但實驗結果卻能推論解釋許多的真實社會案件,這是否意味著即使人性本善,在環境壓力的影響下仍可能讓人做出糟糕的決定!?

個人可能受到外在影響而作惡,那一群人呢?心理學家詹尼斯(Irving Janis)在1972年提出團體迷思一詞,是指團體在決策的過程中,由於團體成員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大家一致,便容易使團體做出較為偏頗的決策。然而即使有成員不認同團體的決定,但在團體迷思的影響下,專家相信該成員最後也會順應著團體。設想一下,不只電視機前的觀眾常看到胖虎在霸凌大雄,相信大雄的同學朋友也全都知情才對,也許在霸凌事件的壓力下,有的同學獨善其身或怕事而選擇視而不見,也許靜香看著好多同學都不講話也就跟著默不吭聲,就在群眾效應的影響下,也許很快的整個同儕團體就會對霸凌事件選擇沉默。

大雄的運氣

關於人們為什麼會對霸凌事件選擇沉默,我們也可參考一則關於旁觀者效應的真實案例:1964年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在紐約市的馬路上被人用凶器攻擊,據調查當時有38人看到犯人在行凶或聽到受害者的哀嚎求救,但無人出手援助,直到被害人過世後才有人報警。這見死不救的事件造成社會譁然,也有人對新聞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但心理學家達利(John Darley)與拉丹(Bibb Latane)對此進行了實驗,最後針對集體冷漠這個狀態提出了有科學佐證的看法:當有人發生緊急事件時,如果旁觀者越多責任則越分散,愧疚感也較弱,人們伸援的機率也就越低。換句話說,當大雄被胖虎霸凌時,若只被靜香一個人看到,也許靜香不至於轉頭就走,會出言相勸個兩句。當然,如果大雄的運氣夠好的話。

哆啦A夢的難題

小夫跑到大雄家,不懷好意的對大雄說:「胖虎的演唱會要開始了,同學們都很主動很開心的到場了,嘻嘻,再不快一點來你就慘了!」當大雄一如往常在房間內呈現驚慌失措時,哆啦A夢嘆了口氣,手伸入口袋,心裡想著:

『這將是我第9527次從口袋拿出道具來解救大雄……

『但明天太陽升起後,胖虎還是會繼續霸凌大雄吧!』

『雖然同學們不像小夫會一起欺負大雄,但似乎也沒人想挺身而出吧!?』

『大家好像真的都選擇了沉默,都視而不見,都默許了這一切的發生!?』

『如果真的要能幫忙到大雄,我的道具究竟要用在大雄身上?用在胖虎身上?還是這群冷漠的人?』

哆啦A夢又嘆了一口氣。

陳維志諮商心理師之個人經歷與專長

個人簡歷(陳維志諮商心理師)
更新時間:06, 2023 


關於我

電腦從dos時代用到Win10,卻在AI世代中繼續喜歡著底片相機單純的美好,也許是個性沉穩保守卻喜歡挑戰新鮮未知領域使然。

我是一個工作10多年的諮商心理師,從事心理諮商的這年來,無論面對國小低年級或是博士生,能自在的讓對方述說自己的生命經驗,並承接住這些心情,也能與故事中的悲歡離合同在。這些歷程不單單只幫助了對方,也充實了自己對於「人」的認識。 

 

工作經歷

新北市政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專任心理師(現職第8年)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中心 專任心理師(2.5年)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中心 實習生督導(1年)

 

技能/專業能力

兒童特殊適應困難(過動、自閉/亞斯、情障、學障、行偏、選緘、網路成癮)

家庭衝突與教養諮詢(親子爭執、父母教養衝突)

情緒調適與壓力管理(憂鬱、焦慮、壓力、恐懼)

創傷與悲傷失落治療(家暴、霸凌排擠、目睹傷亡)

自我成長探索議題(自我探索、原生家庭議題、人生價值追尋)

 

有人 就有偏見










 

邁向電玩冠軍or電玩疾患












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手牽手 心理師陪你走進元宇宙

 

作者:陳維志心理師 



    為了因應這次影響巨大卻未平息的全球疫情,人們很快的催生出5G網路、雲端計算、虛擬實境等等突破性的科技發展,這些創新也很快的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當身處改變的洪流,身為心理師的筆者,不禁思考這些創新的科技,是否會對今後的心理工作造成改變?筆者試著畫出對未來心理工作的想像,順便也邀請您一走進未來的世界吧!

 

AI初談

    未來的瀏覽器中,會針對使用者的網路使用內容進行初步的心理健康分析並主動追蹤,當系統預測使用者會有自我傷害的可能性時,瀏覽器則會跳出警語,並主動通報醫療系統。但如果辨識出使用者的身心狀況不佳,瀏覽器則會自動投放合格的心理治療廣告以供提醒與選擇。當使用者點開廣告連結後,則會進入AI語音初談系統,並會依初談結果產生相對應的後續治療選項。

 

AR諮商

    數種遠距離諮商中,AR諮商是技術門檻最低、最便利親民的選擇,個案只要從手機APP裡開啟AR諮商,便可直接透過手機的雙向掃描與投影功能,讓心理師與個案彼此的立體影像浮現在雙方面前以展開諮商。心理師進行諮商前會先接收到AI初談資料及過往的網路內容分析結果來初步瞭解個案狀況。諮商中也會視需求開啟的虛擬沙盤、玩具、繪畫媒材等功能讓個案選擇,個案亦可直接用手對物品的立體影像進行操控。

 

VR諮商

    VR諮商的技術門檻稍高,需要配戴全身性的體感設備以及VR頭盔方可進行。相較AR諮商僅有視覺聽覺的交流,VR諮商還能提供溫度、氣味等更完整的虛擬感官,以及皮膚觸覺與阻力等體感回饋,可讓個案沉浸在任意虛擬環境中享受近乎真實的諮商經驗。若個案有隱私考量,亦可選擇虛擬形像來進行諮商。

 

夢境諮商

    若要選擇夢境諮商者,白天與睡覺時都需要讓腦波掃描器先收集資料,讓AI進行分析及比對,目標是找出夢裡常見影像與情緒編碼,才能重建夢境。心理師可將重建的夢境轉換成數位影像播放在大螢幕裡,以作為諮商的素材。心理師亦可幫助讓個案能夠意識到自己在作夢,而可控制夢的走向。

 

完全沉浸式諮商

    由於超級電腦已經破譯人體的神經訊號,因此透過植入大腦的晶片,人腦可直接連結電腦網路取代人體的神經系統,來治療癱瘓、失明等先天缺陷,大腦晶片亦可透過電腦的虛擬訊號,實現讓人完全進入虛擬的元宇宙。但因技術門檻極高費用相當昂貴,不是每一個民眾都擁有大腦晶片,因此若想進行完全沉浸式諮商,僅提供給本身已擁有大腦晶片,或想要自費植入大腦晶片者。

 

虛擬督導

    透過AI彙整分析各諮商學派領域的書籍、研究文獻、影像等資料,模擬建構出具有專業知識的模擬督導。也由於人工智能尚未完全成形,尚未擁有情感、感受力或個人意識,因此目前的模擬督導雖然無法取代真人督導,但其豐富完整的專業知識仍可協助訓練尚未畢業的諮商系所學生或諮商新手。

 

智能衣物

    智能衣物已相當普及,除了能偵測個人的心跳、呼吸、體溫、血氧等基本資訊,也能偵測個人的情緒表現及壓力狀況,並可隨時透過手機APP瞭解自己的情緒及精神狀況。若APP判斷使用者身心狀況不佳時,則會主動提醒使用者可以休息一下。智能衣物亦可透過生理回饋的方式幫助使用者學習身心放鬆,讓生理指標有所轉變,進而達到症狀減緩與壓力調適的效果。

 

智能寵物

    目前的智能寵物皆內建基本的情緒辨識能力及正向同理的溝通功能,雖然談話功能遠比不上真人,但便利性極高,譬如使用者能隨時抱起腳邊毛茸茸的智能寵物,對他講講話、抱怨一下,是能獲得情緒支持及慰藉的,對緩解負面情緒有一定的幫助。智能寵物也有簡單的學習能力,除了會記憶過往的對話重點,也會視使用者的需求自動調對話風格,譬如會更幽默、更溫暖甚至更指導性。

 

    最後,回想過往,人類歷史中曾發生數次巨大的變革,有些變革來自科技的進步,有些變革卻是病毒強制造成的,像是14世紀的黑死病雖是一段悲慘的經歷,但卻也瓦解了封建體系,帶動文藝復興並催生了西方文明。著眼今日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似乎也是一個人類改變的契機,希望未來藉由科技的輔佐,心理工作者們能找到更適合的工作方式,去幫助每一個人照顧好自己,進而照顧好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