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小孩放不下手機怎麼辦?-以阿德勒觀點面對科技成癮

 

小孩放不下手機怎麼辦?-以阿德勒觀點面對科技成癮

陳維志心理師


小孩無論有事沒事,不會找你都是找手機,

你會不會羨慕嫉妒恨?

小孩除了玩手遊,更愛YouTube與抖音,

你有沒有困惑不解why

 

大腦內的「多巴胺」是種會讓人開心的神經傳導物質,也稱快樂激素,

平時透過運動、充足睡眠及健康飲食等,都會刺激大腦正常地分泌多巴胺。

 

但是當人開始接觸新奇搞笑的影片、具聲光特效的遊戲或各種社群軟體時,

這些手機裡短暫又強烈的刺激會讓大腦異常分泌快樂激素,

會讓人持續陷入幸福與滿足的錯覺中,

再加上AI演算的加持,

也就更容易使人專注、沉迷、不想放下手機,逐漸演變成「科技成癮」。

 

面對這些科技誘惑,爸媽們可以怎麼面對因應呢?

其實可以透過阿德勒的觀點,先來好好瞭解孩子的內心狀態與需求,

才有機會真正幫助到孩子喔!

 

*先想想,我的小孩遇到困難習慣逃避嗎?

如果小孩的成長階段被過度縱容寵溺,會錯失承擔生活任務(life tasks)的機會,

孩子可能會把爸媽的用心視為理所當然,進而產生凡事想依賴他人的特質,

也就容易用逃避的心態(譬如沉迷網路)去迴避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任務挑戰。

 

*再想想,我的小孩能夠好好的交朋友嗎?

人是否具有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是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

小孩如果對他人的興趣不足,要與人互動有連結時就會退縮,

自然同儕間甚至親人間都會缺少歸屬感,

最後便會另尋其他方式(譬如盲目網路交友)以獲得滿足慰藉。

 

*爸媽們可以怎麼幫助小孩?

阿德勒學者強調每個小孩內在都有4種重要的需求(4C),

爸媽們可掌握下面4個關鍵需求,以降低科技誘惑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喔。


1.重視家庭連結(Connection

無論孩子年紀多大,總會有任性耍賴讓人想抓狂的時刻,

會鼓勵爸媽們還是要去理解問題背後的可能因素,

並試著接納包容孩子的不成熟,給予正向主動的關心,

才能跟孩子在心情上有所連結,產生歸屬感,

也才能讓孩子氣餒時願意回到家裡尋求慰藉。


2.培養孩子有能力(Capable

孩子總是想趕快長大,想跟大人一樣有能力自己做決定。

因此爸媽們可以藉由正向鼓勵,幫助孩子看見自己獨特的亮點及聚焦努力認真的過程,

還要提醒孩子避免使用單一價值觀(譬如成績)來評價自己,

才能幫助孩子累積信心與能力,以免一遇到困難就躲進網路世界裡。


3.讓孩子自覺有價值有意義(Counts

孩子總想競選班級幹部或成為父母的小幫手,

其實都是想要有所貢獻,內心也想確認自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因此爸媽們在生活中可以經常製造機會或任務,

讓孩子有所表現,並給予肯定與正向回饋,

才有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他對未來也會更積極更有方向。


 4.讓孩子有勇氣(Courage

先請爸媽們回想一下,過往自己是否發生過很難面對的事情,

譬如考差了不敢回家、想搭訕想求婚卻腦中空白不敢開口等等,

相信爸媽們最後都有順利鼓起勇氣並克服了難關。

但重點是,爸媽您們是如何給自己勇氣的?

孩子跟大人一樣面對困難都有自卑與不完美的念頭,

如果爸媽能透過鼓勵並適時分享自己的經驗,

也去同理接納孩子受挫想逃的心情,

會慢慢幫助孩子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能夠累積信心長出勇氣,

促成內心的成熟與改變。